設定 DHCP 用戶端的第一個步驟是先確定核心能夠辨識網路介面卡。 大部分的卡都可在安裝過程中被辨認,而且系統也會為該介面卡設定使用正確的核心模組。 假如您在安裝過程後才安裝新的介面卡,Kudzu [1] 應該會找到它,並且提示您為其設定相對應的核心模組。 請確定您有查看過位於 http://hardware.redhat.com/hcl/ 的 硬體相容清單。 假如網路卡無法透過安裝程式或 Kudzu 來設定,而您知道要載入那一個核心模組,請參考 第40章 以取得關於載入核心模組的細節。
如要手動設定一部 DHCP 用戶端,您需要修改 /etc/sysconfig/network 檔案以啟用網路連線,以及位於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 目錄中每一個網路裝置的設定檔案。 在這個目錄中,每一個裝置都應該有一個名稱為 ifcfg-eth0 的設定檔案(這裡的 eth0 為網路裝置的名稱)。
/etc/sysconfig/network 檔案應該包含下列這一行:
NETWORKING=yes |
如果您想要在開機時啟動網路連線的話,NETWORKING 變數必須設為 yes。
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 檔案應該要包含以下這一行:
DEVICE=eth0 BOOTPROTO=dhcp ONBOOT=yes |
您需要一個設定檔案給每一個您想要設定來使用 DHCP 的裝置。
用於網路程式碼的其他選項包括:
DHCP_HOSTNAME — 假如 DHCP 伺服器需要用戶端在取得一個 IP 位址前先指定一個主機名稱,才使用這個選項。(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中的 DHCP 伺服器系統程式不支援 這個特色。)
PEERDNS=<answer>, 這裡的 <answer> 屬於下列的其中之一:
yes — 修改 /etc/resolv.conf 檔案使其 含有來自伺服器的資訊,假如使用 DHCP 的話,預設為 yes。
no — 請勿修改 /etc/resolv.conf 檔案。
SRCADDR=<address>,這裡的<address> 是流出封包所指定 的來源 IP 位址。
USERCTL=<answer>,這裡的<answer> 為下列的其中之一:
yes — 允許非 root 的使用者來控制這個裝置。
no — 不允許非 root 的使用者來控制這個裝置。
假如您較喜歡使用圖形介面來設定 DHCP 用戶端,請參考 第19章 以取得藉由 網路管理工具 來設定使用 DHCP 的一個網路介面的細節。
[1] | Kudzu 是在系統開機時執行的一種硬體偵測工具,以決定何種硬體已經加入或從系統移除。 |